内容简介
万历十五年
作者:[美] 黄仁宇
出版社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内容
简介
万历十五年,亦即公元1587年,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;而在中国,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,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。这些事件,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,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,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。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,其间的关系因果,恰为历史的重点,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,也自此开始…… 《万历十五年》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,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,首次以“大历史观”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,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,给人启发良多。英文原本推出后,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,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。
发表
评论
评论
列表
zhjy_35
评论于 2024-09-20 14:30
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,其间的关系因果,恰为历史的重点,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,也自此开始…… 《万历十五年》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,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
5
13818403230
评论于 2024-09-14 09:18
万历皇帝作为明朝的最高统治者,却因其个人力量的有限而无法抵抗固化的文官体制,最终走上了怠政的道路。张居正作为一代名相,其鸿鹄之志和政治手段在生前得到了极大的发挥,但死后却遭到了清算,其家族也受到了牵连。申时行则努力在文官之间维持平衡,但终究无法改变明朝政治的僵化。海瑞作为最廉洁的清官,却因缺乏法律支撑而无力解决土地纠纷。戚继光作为抗倭英雄,虽有志规整强化军队建设,却屡遭文官压制。李贽作为自由派知识分子,欲寻求个人自由却始终受限于传统道德的压抑。这些人物的命运,无不反映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和僵化,以及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。
1
13818403230
评论于 2024-09-14 09:17
在黄仁宇先生的笔下,万历十五年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,更是一个历史的缩影。他通过这一年的事件和人物,揭示了明朝衰落的深层次原因。其中,文官集团的僵化、政治体系的落后、法制体系的缺失以及社会思想的僵化等问题,都是导致明朝走向没落的重要因素。
1
13818403230
评论于 2024-09-14 09:16
此外,书中对万历皇帝个人命运的描绘也引人深思。作为一国之君,万历皇帝本应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荣耀,但他却因无法摆脱文官集团的束缚而陷入深深的无奈和苦闷之中。他试图通过立储之事来挑战文官集团的权威,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,从而走上了怠政的道路。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皇帝个人命运的悲剧色彩,也反映了明朝政治体制的深刻矛盾。
1
13818403230
评论于 2024-09-14 09:15
其次,书中对明朝文官体制的深刻剖析令人印象深刻。黄仁宇先生指出,明朝的文官集团以孔孟道德作为立国之本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体系逐渐变得僵化,缺乏创新和灵活性。文官们往往遵循既定的规则和程序,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,导致国家在面对外部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。这种体制上的弊端,不仅限制了明朝的发展,也为其最终的衰落埋下了伏笔。
1
1
/
34
下一页
可能
喜欢
平凡的世界
翦商
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
蛙
显微镜下的大明
曾国藩
提示